内容区域灵活丰富的消息对话框
WPF动手写一个简单的消息对话框一文介绍了如何实现满足常见应用场景的消息对话框。但是内容区域的文字仅仅起到信息展示作用,对于需要部分关键字高亮,或者部分内容有交互性的场景(例如下图提示信息中的“what’s the risk?”需要跳转)则无能为力了。本文将介绍如何在WPF中灵活的实现消息对话框中局部文字内容高亮或者支持跳转。 HtmlTextBlock的使用 在WPF中,可以采用&l...
WPF动手写一个简单的消息对话框一文介绍了如何实现满足常见应用场景的消息对话框。但是内容区域的文字仅仅起到信息展示作用,对于需要部分关键字高亮,或者部分内容有交互性的场景(例如下图提示信息中的“what’s the risk?”需要跳转)则无能为力了。本文将介绍如何在WPF中灵活的实现消息对话框中局部文字内容高亮或者支持跳转。 HtmlTextBlock的使用 在WPF中,可以采用&l...
在WPF中使用Shape实现复杂线条动画后,尝试在Avalonia中也实现同样效果。尽管官方提供了从WPF到Avalonia的快速入门文档,但由于第一次使用Avalonia,体验过程中并不是很顺利,主要是卡在线性渐变画刷LinearGradientBrush的使用上。Avalonia中的线性渐变画刷与WPF中的略有差异,但相关文档并不多,故将此次经历记录下来并分享,希望能帮助大家少走弯路。 ...
看到# [巧用 CSS/SVG 实现复杂线条光效动画](https://www.cnblogs.com/coco1s/p/18174403 “发布于 2024-05-06 10:17”)的文章,便也像尝试用WPF的形状和动画实现同样的效果。ChokCoco大佬的文章中介绍了基于SVG的线条动画效果和通过角向渐变配合 MASK 实现渐变线条两种方式。WPF中的Shape与SVG非常相似,因此这...
在WPF中,通过资源文件实现主题切换是个常见的功能,有不少文章介绍了如何实现手动切换主题。那如何实现自动切换主题呢?通常有两种机制:一是跟随系统明暗主题切换,二是像手机操作系统那样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自动切换。本文将以终为始,采用倒推法一步步介绍如何使用.NET免费获取日出日落时间。 获取日出日落时间 日出日落时间会随季节及各地方经度纬度的不同而不同,此外还会受到大气折射等因素的影响。计算日出...
在某些场景下,需要把程序绑定到指定CPU核心提高执行效率。通过微软官方文档查询到Windows提供了两个Win32函数:SetThreadAffinityMask和SetProcessAffinityMask 为指定线程和进程设置处理器关联掩码。通俗的讲就是在指定的CPU核心上执行线程或者进程。 这里的CPU核心指的是逻辑核心,而非物理核心。 SetThreadAffinityM...
有网友问WPF中一些文字模糊是什么问题。之前我也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只是大概知道和WPF的像素对齐(pixel snapping)、抗锯齿(anti-aliasing)有关,通过设置附加属性TextOptions.TextFormattingMode或者TextOptions.TextRenderingMode来解决。这次我也查了下资料,了解了这几个附加属性的取值范围以及用法。 像素对...
在硬件性能不断提升的现在,软件性能依旧是开发人员关注的重点。不同类型的程序关注的具体性能指标有所不同,服务器程序注重吞吐量,游戏引擎追求渲染效率,桌面程序则关注内存消耗以及界面加载效率和流畅性。当我们需要进行性能优化时,首先需要找到性能瓶颈。本文将介绍两个WPF性能优化分析工具:内存使用率和应用程序时间线的使用。 内存使用率 内存使用率是Visual Studio中集成的诊断工具之一,适用...
在用户界面技术中,绘图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WPF提供了多种可根据应用程序要求进行优化的2D图形和图像的处理功能,包括画刷(Brush)、形状(Shape)、几何图形(Geometry)、图画(Drawing)和变换(Transform)等。其中形状(Shape)、几何图形(Geometry)和图画(Drawing)承担了基础的绘图功能,形状(Shape)使用方便简单,但占用资源相对较多,几何...
dotnet中有多少种定时器一文介绍过.NET中至少有6种定时器,但精度都不是特别高,一般在15ms~55ms之间。在一些特殊场景,可能需要高精度的定时器,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实现了。本文将讨论高精度定时器实现的思路。 高精度定时器 一个定时器至少需要考虑三部分功能:计时、等待、触发模式。计时是进行时间检查,调整等待的时间;等待则是用来跳过指定的时间间隔。触发模式是指定时器每次Tick的时间固...
前段时间看到群友讨论压缩包能不能运行,想起了n年前用自解压文件SFX实现的一个“需求”:在没有安装任何应用软件的Windows(当时还要支持XP)上能双击打开自定义格式的文件。当时第一反应是这“需求”太奇葩了,简直是不可能。但思考后认为这个“需求”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当时的目标用户群体并不能熟练使用电脑,可能不知道打开一个文件需要安装对应的软件。 这里“需求”之所以打上引号,是因为我...